壹、資遣諮商的發展

資遣諮商(outplacement counseling、redundancy counseling或terminated counseling)又稱離職諮商或員工轉業輔導,主要是企業組織在為了縮減支出﹑購併﹑技術提昇﹑改變經營方針﹑部門重整或其他因素而選擇主動裁撤員工時,為了降低遭裁撤員工的抗爭﹑訴訟﹑資遣費用﹑報復破壞﹑情緒創傷與經濟受挫等負面反應,帶給組織在對外聲望﹑對內人事動盪,以及各種實質金錢或無形利益損失等組織成本之負面影響,故委託受過諮商訓練的人力資源專業工作者或理解組織文化的諮商專業工作者,對涉及資遣政策的相關人士如遭資遣的員工﹑仍留任的員工﹑直接傳達資遣命令的部門主管等,所進行之一系列包含生理﹑心理與行動各方面的協助,藉由減少對上述人士因資遣政策產生的負面影響,以達到降低組織為資遣政策付出的有形無形成本或提升組織有形無形利益之目的。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明磊(2008.7)企業諮商師在組織大量資遣員工時的角色定位與策略。廿一世紀文化與華人心理健康國際學術會議。香港:香港理工大學。

 摘要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將天主教教會為協助教會青年適應職場環境與工作壓力,在1958年設立的「天主教職工青年會」(林桂碧,1985)做為國內員工協助方案的起點,則員工協助方案在國內的推動已經超過五十年了。這數十年來,員工協助方案的對象從最早期的針對個人,已逐漸擴展至以部門甚至整個組織為服務對象,其內容也從心理協助逐漸延伸向專業生涯發展﹑工作設計﹑組織制度﹑財務及法律諮詢等方方面面的向度。不論採取何種員工協助方案,其最終目的都在試圖透過獨特的服務輸送系統發掘影響員工工作表現與績效的問題,並連結組織內外各項可用資源,積極協助員工解決生活﹑工作與身心健康上足以干擾工作效能因素,同時塑造良好組織文化與員工關係,達到勞資雙贏的局面(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

前述於1958年設立的「天主教職工青年會」為民間組織所推動,由民營企業施行的員工協助則始自台灣松下電器公司於1972年起選任資深女性員工成立BS組織(Big Sister)協助業務員與主管間的溝通,國營企業最早則是中油公司於1980年根據內政部所頒《廠礦勞工輔導人員設置辦法》,進用專業人員推動輔導工作,1982年迪吉多電腦公司在工廠設立諮商輔導室,至於政府部分,始自1995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配合社會變遷與需求,將過去所推廣的「勞工輔導」更名為「員工協助方案」,將原先著重在個人心理動力的工作內容擴展到員工的生活、家庭與社會適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林燦南,1999)。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明磊(2003.7)。幫忙還是幫倒忙?--員工協助方案中諮商師的定位衝突與因應。輔導季刊,39(2),62-68。

 前言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楊明磊(2003)心理劇場上的文本/敘說與主體關係。「寫意」通訊(電子報),第42期,教育部訓委會北區大學院校輔導工作諮詢中心發 行http://love.adm.ncu.edu.tw/NORTH/42/topic1.htm

心理劇自Moreno發展至今已有半個世紀了,它像個理論也像是個方法,像理論,因為心理劇有其對「人」與「人如何改變」的獨特看法;像方法,因為許多現存的心理治療理論均能與心理劇充分結合,應用心理劇作為完成其理論治療目標的手段,就筆者所知,僅僅在台灣,就至少有七種不同理論取向(完形、心理動力、TA、家庭系統、認知行為、角色理論、關係取向等)的實務工作者會在其治療工作中使用心理劇或其中部份技巧。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