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明磊(2006.4.8)近十年台灣年輕學者男性研究趨勢與兩岸三地男大學生調查結果之對比分析。

第四屆兩岸三地男性的醒覺與更新研討會。香港城市大學。

第一節  本文背景與基本用語定義

    本文針對近十數年來(1992-2006)台灣年輕學者關於男性及男性研究的碩博士學位論文進行分析,其中「男性研究」採用較廣義的定義,其英文對應用字為「male study」或「men’s study」,涵蓋一切以「男性研究」為關鍵字,以男性為主要研究對象,與男性生理﹑心理或社會生活有關的層面為研究議題之相關研究。而本文所指台灣年輕學者,限定就讀於台灣合法立案之公私立研究所碩士班或博士班畢業生,學位論文限於已通過學位審查之碩士或博士論文,並將論文送交台灣博碩士論文資料庫(http://datas.ncl.edu.tw/theabs/1/)收藏之論文,由於台灣學術當局規定,將學位論文送交博碩士論文資料庫收藏為研究生正式畢業之要件,近年來多數學校甚至規定必須將論文全文送交資料庫收藏後始能領取畢業證書,故此資料庫之內容非常完整,其中部分論文甚至提供全文檔案下載)。

    依照上述定義,以「男性」或「男性研究」做為「論文題目」或「關鍵字」搜尋台灣博碩士論文資料庫,隨後依照研究年代﹑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生所屬研究所別等項目進行分類統計。其中只針對搜尋論文題目或關鍵字是否包含男性或男性研究,是期望蒐集研究者有意識以男性或男性研究為主題的研究,因此有些論文如果涵蓋男性但不特別針對男性,或研究男性但不自我歸屬於男性研究的論文就不屬於本文分析的範圍了。

第二節  1992-2003年台灣年輕學者男性研究之趨勢分析

    依前述定義搜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後,至2006年二月十日止[1]共發現論文162篇,其中博士論文八篇,碩士論文154篇,研究數量大體上逐年增加(見表一),早期1992年至1994年每年論文不到五篇,19951997年論文每年約十篇,1998年至2000年每年約十五篇,20012003年皆超過二十篇,2002年更高達36篇,佔總篇數22.22%,超過五分之一,這樣的數量與十年來全台灣所有博碩士論文總量共近十萬篇相比固然不足,與涵蓋男性但不以男性為主要研究對象,也不自我歸屬為男性研究的論文共約四千五百篇相比也仍嫌少,但就男性研究這樣「非主流」的議題而言,如此的增長趨勢仍然是值得欣慰的。

 表一:男性研究論文之年代﹑研究主題類別與篇數統計

年代

類別

總計

百分比(%)

生理

心理

社會

1992

2

0

1

3

1.85

1993

0

2

2

4

2.47

1994

4

0

1

5

3.09

1995

2

5

3

10

6.17

1996

1

2

5

8

4.94

1997

2

2

3

7

4.32

1998

2

5

5

12

7.41

1999

7

6

4

17

10.49

2000

1

7

5

13

8.02

2001

7

10

5

22

13.58

2002

10

12

14

36

22.22

2003

13

4

8

25

15.43

篇數總計

51

55

56

162

100.00

 

    尤其若以這些年輕學者所就讀的研究所來看,有趣的是,近年成立的四個性別相關研究所(高雄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及台北的世新大學性別與傳播研究所)共有三十九篇碩士論文,卻僅有一篇論文以男性或男性研究為題目或關鍵字,反而是性學﹑性別﹑社會﹑醫學﹑護理與心理等相關研究所以外,如管理﹑經濟﹑工業設計﹑勞工﹑新聞﹑運動﹑文學﹑歷史﹑藝術﹑音樂﹑教育﹑微生物﹑環境醫學﹑食品﹑家庭﹑服裝﹑建築﹑政治﹑公民及族群文化等等各類型研究所的論文卻相當多,這似乎顯示男性與男性研究並不僅是相關系所研究者才會關注的議題,而是各個人文社會領域研究所均有年輕研究生願意認真思考,或許意味著男性或男性研究在某個程度上已成為年輕一輩跨領域的注意方向。

    以研究主題區分,若以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個大項做區分,研究男性生理的論文共五十一篇,男性心理共五十五篇,男性社會學角度的共五十六篇,分佈相當接近,不同類別在各年代分佈也差異不大,且大體上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顯示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相當一致。進一步分析研究主題則呈現極大差異,可說是琳瑯滿目什麼主題都有,例如男性生理相關研究包括一般男性健康與照護(如吸煙﹑肥胖﹑運動﹑生活習慣)﹑特定疾病(如糖尿病﹑癌症﹑不孕症﹑性功能障礙﹑泌尿疾病﹑男性精液品質等)﹑藥物濫用﹑大腦功能﹑認知功能﹑持重功能,甚至連研究男性皮鞋鞋墊材質(龍希文,1996)的論文都有。

    在心理方面的研究主題則包括個人心理(如自我概念﹑情緒﹑個人生命史﹑婚姻愛情)﹑工商心理(職業轉換﹑工作壓力﹑組織承諾﹑領導風格﹑職業傷害)﹑社會心理(如家庭關係,父職角色﹑喪親)﹑犯罪心理(如一般受刑人﹑反社會人格﹑性侵害加害人)等。

    社會方面的研究主題則包括男性性別意識﹑文學文本的性別意識與男性角色分析﹑政府政策﹑平面及電視電影媒體的男性形象﹑社區事務參與,和特定環境文化(如軍隊﹑教育現場﹑監獄)等,多樣化的主題顯示這些年輕學者的關切範圍廣泛,能在既有性別議題範疇之外思考並尋找新方向。

    不過這些論文採用的研究方法則相當集中,量化研究以實驗法及調查法為主,質化研究多為深入訪談﹑焦點團體訪談及文本分析,變化較有限。研究分析所使用的方法論,量化研究固然使用實證主義,質化研究則以實證主義﹑現象學及詮釋學為主,但以現象學視角最多。

    以研究對象來看,年齡上包括兒童﹑青少年﹑成人及中年人,至於嬰幼兒及老人則沒有;研究對象的類型相當廣泛,以婚姻狀態區分,包括未婚﹑已婚﹑離婚﹑單親,但未涉及喪偶和不婚者;家庭關係中的身份包括配偶﹑外籍配偶﹑女婿﹑父親﹑子女﹑外遇者(含已婚有外遇和未婚但與已婚者交往兩類),但未包括手足﹑岳父或領養關係;以職業區分包括教師﹑校長﹑各行業主管、政府部門﹑學生﹑上班族﹑傳統男性行業(如軍人﹑勞工),特殊身份包括政治人物﹑酒癮﹑毒癮﹑受刑人﹑婚姻暴力加害人﹑檳榔族﹑外籍勞工﹑從事女性傳統行業的男性(如男性護理人員﹑男社工員﹑男幼稚園老師﹑販售女性內衣的男性﹑男性空服員等)﹑性少數(如同性戀,但其他性少數如變性﹑各種性癖好則未探討),整體看來研究對象類型多元,但也有些常見的研究對象類型反而很少出現,例如男同性戀者的研究只有兩篇,如吳瑞元(1997)探討1970-1990台灣男同性戀的浮現,首先介紹中西方同性情慾歷史的發展潮流,之後說明臺灣戰後政治、社會與文化的演進背景,並探討這些環境因素如何提供情慾概念的孕育環境與同性情慾的集結之處,以及說明其情慾動作的狀況,此外也探討當時代媒體上浮現的同性情慾內容。接著介紹1980年代醫學期刊與論述主掌了「同性情慾」議題的詮釋權,當代醫學個案研究亦成為後來沿用的認知根據。此外「非法」案件與小說都使「同性戀」的某重特定樣貌浮現日增。接著從媒體與雜誌報導的角度,討論專業論述的出現,專業書籍的出版,愛滋病的媒體效應,以及雜誌專題的導向等等,與「同性戀」概念更為鮮明的關係;及裴學儒(2000)研究男同性戀者在軍隊中所承受各種形式的壓迫、其應對策略和處境差異,以及男同性戀者在壓迫之中尋求情慾實踐的經驗。認為『軍隊是將生物決定論的線性性別邏輯落實到社會制度層面的最佳典型範例,軍人和男人在異性戀社會之中被建構為一體,軍隊被視為一個男性氣概展演與培訓的極致場域,擔負著將男孩「過渡」成為男人的重責大任,並成為原始男性氣概的標的與保證;而男同性戀者在前述生物決定論之線性性別典範下,被視為是「不完全男人」、被「去男性氣概化」、被認為與女性氣質接軌或有關連。男性氣概由「陽剛味的性別氣質」和「只對異性有性慾望的性慾特質」兩大面向相互構成。而光是後者,就已經使得男同性戀者在男性氣概的領域中,還未進場便被宣判出局。男同性戀者對於異性戀父權社會來說,形同是「去男性氣概化」的墮落象徵。

    整體而言,從19922003年台灣年輕學者的研究題材相當廣泛,研究對象也相當多元,顯示台灣男性研究的未來發展頗令人期待,尤其一些特殊主題更是深深貼近社會脈動,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例如潘柳青(2002)以中高年男性為研究對象,探討當男性不再擁有職場優勢時的現象,除了比較男女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外,特別指出目前社會將中高齡與「老化」劃為等號,使中高齡勞動者的工作能力因被視為老化工作者而被低估,其主要原因並不來自個人的偏見,而是一些制度性年齡歧視(如勞動基準法的退休規定),穩定而又持續地將中高齡勞動者從勞動市場的人力資源結構中分化出去,結果是不斷地強化年長者的公眾形象,使得有工作能力的中高齡男性勞動者,被剝奪了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機會。

    另外有陳建志(2000)及陳添文(1998)研究男性服飾的消費趨勢,林雲(2002)則研究男性化妝品,以Baudrillard的消費社會理論以及性別理論為基礎,分析媒體的男性美容論述與深入訪問男性化妝保養品消費者,研究台灣的「男性化妝保養」現象。並發現資本主義與男性傳統性別角色於其中交織呈現,資本主為開發男性化妝保養品市場,重新定義男性化妝保養非女性氣質的象徵,而是品味、時尚、消費力高的表現,消費者對美麗規範也非被動順服,他們追求自我形象認同的愉悅感遠高於被動順,然而傳統男性性別角色仍隱含其中,使得「男性化」的陽剛形象仍是此類化妝保養所讚許的形象。

    蔡易霖(2002)研究夾處婆媳關係中的男性態度,發現男性的年齡及孝道觀念比男性在家中的排行和家庭經濟地位更能影響價處婆媳關係中的態度;魏楚珍(2001)研究異性戀男性在親關係中的「受虐」心理與現象,認為精神受虐的現象和身體受虐同樣值得研究,且男性由於並非傳統習慣中的受虐者,因此較不易承認自身的受虐經驗;陳高德(2002)研究婚姻暴力中的男性加害人,認為台灣婚姻暴力案件佔了家庭暴力案件總數九成,受害者為婦女的比例高達98%,但法院強制加害人治療、輔導的判例卻只佔核發保護令件數比率之1.7%,因此感到有必要去瞭解台灣婚姻暴力事件之脈絡;『從男性加害人對婚姻暴力行為的說法出發,佐以脈絡性視野整理出婚暴事件的歷程發展,從中瞭解形成婚暴行為的脈絡,並探討社會文化、性別因素在婚姻暴力的事件中有什麼樣的影響』。

    特別令人讚嘆的是,有不少論文是以自己的經驗為探索對象,誠實而深入地分享自身做為男性的種種經驗,讓研究不再只是對「他者」的評論窺視,更是自我敘說及自我肯認的過程。例如王勇智(1999)勇敢地說出自身的成長經歷,『以社會建構主義出發,強調自我的建構性,以及與社會的關連,透過與相類似的青年男性共同敘說著彼此的故事,漸漸構建出研究者自己的自我敘說、生命故事。從父母親灌輸研究者「讀書最重要」的價值觀開始,慢慢把自己推到一個求「第一」、「最」的情結上,致使研究者擺盪在自信與自卑、有與沒有等等的辯證上,生命擱淺在求力的灘頭,甚至也蔓延到了追求親密關係和生涯發展的藩籬裡,後來,研究所的路途讓研究者走上探究自己的旅程,透視、理解、反思到自己身上帶著的價值觀,而且浸漸地接近到自己的心靈,發現到自己生命中早已荒蕪的心地感性,並逐漸地融合了感性與理性,深刻地體會到力中的美,力因此而轉變,轉變成求取生命中美的事物,和豐富性靈的目標,不想就此掉進男性很可能陷入的權和名的征戰。』鄧明宇(1999)『透過自我敘說和自我理解的過程,找尋已經失落的自我圖象,從學習的無力裏朝向著未來。』此論文著重的是『個人發展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包括環境在他生命中的形塑,以及個人在這個給定土壤裏的生成過程。其中一個重點是家庭脈絡(特別是台灣加工型經濟下的勞動家庭)在個人身上互動所形成的生命路徑,以及家庭與個人拉扯所產生的生命樣貌。』林仁廷(2000)透過生命故事與自我理解的過程,找尋自身已經失落的男性情感,從挫折裡的無力無聲朝向未來,研究者以自己身為『中產階級、知識份子、基督宗教背景的男性,整理「性別:男性」在生命各層次的文化脈絡與圖像影響,尤其在於如何面對情感的枯慌和關係的孤單,研究者如何藉由自己故事的再詮釋與觀看,藉由行動朝向改變的可能性。』詹朝旭(2002)『企圖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講述在大家族的環境中,某些男性所承襲的種種,帶給自己複雜的情感糾結,和無形的家所桎梏,試圖引領讀者進入理解身為家族長孫﹑家中長子且也是獨子,加上這個家族有著輝煌的過去,沉重的歷史負擔如何讓故事中的男人一路備受期待,卻又一路崎嶇難行,研究者透過論文深化他們的經驗並且感受其中澎湃的情感翻騰。也紀錄著他們發現改變的可能發生在挫折經驗後,受到性別意識的催化,反身觀照自己身上的家族歷史包袱以及內化的男性價值,在拋不掉與棄不去的窘境中,選擇重新學習與這些身上帶著的東西一同生活。』

第三節  台灣年輕學者男性研究趨勢分析

    在眾聲喧嘩中,我們看到了這些台灣年學者對於男性及男性研究的熱情﹑勇敢與創新,較特別的是,以作為進階學術層級的八篇博士論文多數偏向生理方面的探討,如高雄醫學院醫學研究所江博暉博士(1994)研究腺甘酸在陰莖海綿體平滑肌和人類精蟲細胞之接受器種類,生理反應及在男性學領域的臨床應用﹑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羅之綱博士(1998)研究利用分枝桿菌由穀固醇生產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之效用﹑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李嘉富博士(1998)研究漢民族男性反社會人格疾病及酒癮患者分子遺傳學之關連性﹑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黃榮松博士(2001)研究阻力訓練與維生素E補充對男性血中抗氧化酶、丙二醛、及肌酸激酶的影響,以及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何維華博士(2002)研究台灣男性青年人與運動員之人體肢段參數等五篇;其他領域則相對稀少,如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潘伶燕博士(2000)研究有吸菸經驗男性成人之戒菸階段的相關因素,屬於公共衛生領域;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鄭冠榮博士(1996)針對瓦特.貝德「文藝復興」一書中男性氣慨及慾望之美學建構加以論述,以及台灣大學外國與文學系研究所蔡佳瑾博士(2002)研究安琪拉‧卡特的三部後天啟小說以穿越男性社會幻象等等屬於文學與社會領域。

第四節  台灣年輕學者男性研究趨勢的未來發展

    有一些主題值得深入探索卻尚無人直接關注,值得未來進一步努力,在年齡分佈上,男性老人與嬰幼兒的性及性別意識歷程似乎值得注意,尤其傳統文化往往難以相信老年人也有性需求,甚至對仍有性需求的老人給予極負向鄙俗的評價,同時老年人與年輕晚輩與姻親(如女婿﹑媳婦)的相處歷程常常只是電視節目的橋段,且大多關注年輕晚輩與老年人相處的困難,而少討論老年人自身的體會。

    在類型上,男性失智老人﹑一般男性身心障礙者也值得研究,他們身體的樣態使他們遠離傳統男性氣概的形象,卻又沒有合適的男性形象可以為社會所理解,此外,長期住院的男性病人在醫療體制中的處境亦值得關心,因為多數醫療機構提供給長期住院患者的空間多為開放式空間,個人隱私甚少,同時醫療系統是一個對病人有高度控制的環境,因此當習於競爭主宰的傳統男性氣概的男性病人,生活在此種長期缺乏隱私且缺乏自主控制的環境中所經驗到的自我弱化歷程,應該也值得研究。同樣的,生活於此種缺乏隱私環境中的男性病人,其性需求如何被對待,亦值得進一步探討。

    在文化層次上,不同地域都會與鄉鎮的比較值得重視,尤其當城市的服務業日漸興盛後,許多在傳統社會原本只能由家庭或婚姻提供的食衣住行育樂甚至性的需求,城市的服務業都能供給適當甚至品質更佳的服務,使得生活於城市中的人們對家庭與婚姻的價值逐漸改變,對性的態度也產生頗大變化,尤其網路的興起更顛覆了傳統以地域區隔人文的概念,網路看似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卻也可能更強化了人們的隔閡,一個台灣學者與另一個居住在美國或南非的學者可以相談甚歡,與比鄰而居的隔壁老人卻可能無話可說,同時網路的匿名特性也模糊了性別界線,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以異性身份與他人相識相交,以及各種靠著街談巷議維繫的公眾/社會道德標準(特別是性道德)也在網路匿名特性之下,發生了崩解。

    在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較缺少廣泛與全面性的調查,特別是質性研究,目前過於集中採用訪談形式,第一手田野觀察研究極為不足,箇中原因應與研究生多為獨力進行論文,缺乏相關機構組織的人力財力支援有關。

第五節  與兩岸三地男大學生調查結果之對話

    由台灣年輕學者對男性研究議題的廣泛關切,與研究興趣的多元化趨勢,或許在某個層面上有助於理解本次「兩岸三地四城市男大學生社會認知調查結果」上的差異,此次調查中,四城市的基本趨勢接近,但在各單項題目中則有些微差異,說明如下:

   1、四城市超過半數大學生答案一致的題目:

       A、男性具有女性所沒有的特權

       B、 男性特權對男人較有利

       C、女性對男性要求過高對男性有害

       D、女性對男性要求過高對男性有害

       E、男人的苦不一定總是要往肚裡吞

 2、 四城市中,台北與香港一致,北京與上海一致的題目最多,共八題

       A、對從事傳統女性工作的男性的看法(其中台北大學生比香港更欣賞這樣的男性)

       B、社會對男性要求過高對男性之原因

       C、社會對男性要求過高對男性是否有利

       D、對男性當家庭主夫的看法

       E、 面對內心衝突時是否應找人訴說

       F、對陷入愛情不能自拔的男人之看法

       G、對於男性尚待努力的方向上,台北與香港大學生皆認為「對內心情感的關切」及「家庭事務的參與」是最重要的,北京及上海大學生則覺得「對自我健

            康關注不足」及「不夠剛強勇敢」較需注意。

  3、 單一城市的結果突出的題目有三題

        A、對於男性是否比女性更不注意自己的健康,只有香港大學生同意比率未達50%

        B、男性是否應比妻子更有錢,只有台北大學生半數以上不同意

        C、對於男人的成功,北京﹑上海及台北均覺得家庭生活最重要,香港則覺得經濟富有最重要

     整體而言,四城市男大學生大致同意社會上存在男性特權,且此特權基本上對男性有利,同時期許男性在此特權之既得利益下應為事業付出更多心力,但也覺得過高的壓力對男性會造成傷害,因此當男性感到痛苦時不一定總是只能獨自承受。

    其次,內地與港台大學生的主要差異顯現在對男性傳統性別角色,尤其是男性氣概上的看法,這似乎反映出港台大學生接受較久西式文化薰陶的影響,而西式文化中,香港的資本主義重經濟成長的思想與台北女性主義重家庭的思想則有相對差異。

    從更高的視角來看,內地城市與港台大學生因政治環境的影響似乎最大,整體華人文化對男性的影響次之,個別城市的風貌則似乎並不明顯,這似乎意味著未來的男性關懷工作值得從政治環境與整體華人文化的視角思考規劃,而兩岸三地各城市的合作與進一步彼此對話也愈加重要。

    相對於前述台灣年輕學者對男性議題的廣泛關注與多元興趣,似乎並未讓台灣男性大學生在各項男性議題有特別突出的差異,這可能隱含著學術研究成果尚未確實在生活完整實踐,倒是真的值得台灣學者認真反省。

參考文獻

 

[1] 限於資料庫更新等問題,最新資料僅到20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