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磊(2011)按摩與撫觸的心理治療效果。同心園地,133,22-27。 

談到按摩,大家一般想到的只有抒壓與放鬆,很少注意到按摩在心理治療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其實,美國邁阿密大學接觸治療中心(Touch Research Institute ,TRI) 累計自1980年以來研究成果發現,按摩對於多種疾病皆有功效,包括氣喘﹑囊胞性纖維症﹑纖維性肌炎﹑慢性疲勞症候群﹑背部疼痛﹑免疫不足症﹑動脈硬化症﹑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癌症﹑高血壓﹑脊椎傷害﹑皮膚病﹑上癮及腕管綜合症等(Epstein,1997)。

按摩的歷史發展

事實上,自古到今,按摩都在醫療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依照李光樑、陳學忠(2001)及其他學者的整理,中式按摩始自上古良醫俞跗,他是黃帝之臣,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其名常和歧伯並陳,俞即癒,跗為腳背,俞跗可說是以腳底按摩治療有成之人,上古時常以職業作為人的名字,按摩能成職業,顯示其發展已頗有歷史,《素問.異法方宜論》認為按摩在春秋時期發源於河南洛陽一帶。西漢已有按摩的相關文獻,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蹺引,案杭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其中「蹺」為按摩法,「杭」指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另漢代《黃帝內經》全書36卷162篇中論及按摩推拿的《素問》有九篇、《靈樞》有五篇,而論及針灸、熱敷、導引等方法則更多。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養生方》記有腳底按摩的方法;帛畫《導引圖》中則繪有「背」、「撫胸」、「授腰」等姿勢,華陀也寫了《足心道》介紹按摩腳部治病,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亦有關於「膏摩」的記載;東晉葛洪《抱朴子》中有「自摩」治療頭痛、腹痛的記載,《隋書百官志》中,隋代太醫院有按摩專科,並設按摩博士二人。而隋代太醫院名醫曹元方等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也提到自我按摩的療病法。唐朝按摩更為盛行,孫恩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倡按摩導引預防諸病,舊唐書《職官志》中有按摩師的名稱。新唐書《百官志》中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的設置。而《唐六典》中的記載更為規模龐大,太醫署設有按摩博士﹑按摩師﹑按摩工56人,按摩生115人,從事按摩術的醫生比藥局和針灸人數還多,可見按摩在當時醫學界中的重要地位。按摩治療內容也逐漸擴大,《唐六典》書中記載按摩可以除「風、寒、暑、濕、飢、飽、勞、逸」八疾,《肘後備急方‧救卒中惡方》亦指出按摩可用來急救,當時上至王侯,下至庶民都普遍運用按摩方法來治病。宋元時期,按摩術運用於產科催生,宋代醫生龐安時曾以按摩為民家難產孕婦平安生下一子。按摩之機轉,相關醫書多以「溼通閉塞」解釋,直至《儒門事親》才提出按摩具有“解表發汗”的作用。明朝時,按摩被視為中國醫學十三科的一種,明清時代也普遍用於小兒科的治療,不少小兒按摩專著問世,如《小兒按摩經》、《小兒推拿方脈論嬰秘旨全書》等,其中《小兒按摩經》是現存中國最早的按摩推拿專書。在清代《醫宗金鑒》又對按摩推拿治療傷科疾病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成為中醫學中主要療法之一。清代其他如《格致叢書》、《保生祕要》、《夷門廣牘》、《遵生八雙》、《壽世青編》、《內功圖說》、《頤身集》中,也都介紹了不少關於按摩的操作方法與功效。

在歐美,按摩術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產物,早在紀元前五世紀,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首先描述按摩在治療上的重要性,認為按摩是是一種治療性介入(Ellis, Hill, & Campbell, 1995),他後來甚至將醫療直接定義為「按摩的藝術」(Field, 1998a)。紀元前一世紀,羅馬的Aulus Cornelius Celsus及Golenos皆曾著書討論按摩與運動在預防和治療上的功效(Domenico & Wood, 1997)。古希臘羅馬時代之競技運動場上,已將「運動按摩術」普遍地作為賽前提昇運動能力及賽後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之用。西元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裡,許多國家都給予其運動選手運動按摩之服務(黃新作,2004)。十六世紀後期,法國現代手術創端的Ambroise Brae重新對按摩技術及效用予以正面評價,引起歐洲醫界的注意,視為醫學臨床技術的一種。十八世紀按摩風行於歐洲,整個歐洲受到瑞典醫師Per Hendrik Ling的影響,其所提出的Swedish massage強調醫療健身,運用生理學的知識,發展出合併按摩與身體應用的治療系統,將按摩分為:虛性動作、健身動作、力量控制、醫療摩擦、振動頻率和規則性巡迴(蔡麗玲,1999;Trevelyan,1993)。至十九世紀末,按摩已廣範使用在醫學治療中。1930年代丹麥的按摩治療師Dr.Emil Vodder 和妻子Estrid發展出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經由輕柔的撫觸、移動皮膚,能刺激淋巴系統和改善阻塞狀況,從自我治療小腫脹到專業治療慢性水腫,均可應用其技巧。倫敦的Royal Marsden醫院在1997年研究發現:手動淋巴引流按摩能減輕腫脹,改善疼痛和疲倦等症狀,並促進情緒的健康(林瑞瑛譯,2004)。目前美國較常見的按摩包括瑞典式按摩﹑運動按摩﹑穴道指壓,反射區按摩,羅夫式按摩(Rolfing,很痛的按摩,透過伸展締結組織釋放乳酸,對因姿勢不良造成的疼痛特別有效) TRAGER按摩(1940年代由醫學博士Milton Trager所創,以溫和的接觸與動作釋放身體緊張)及反射點按摩(trigger-point類似穴道指壓,但是以解剖學而非經脈為依據)等(Epstein,1997)。

按摩的心理治療效果:按摩在心理治療也頗有效果,分述如下:

一﹑促進嬰兒發展:在動物實驗中,短暫剝奪老鼠的親子接觸即可壓抑初生老鼠的生理與神經系統發展(Kuhn & Schanberg,1998)。在人類身上,Honig(2002)認為按摩是促進嬰兒大腦發育的一種有效照顧方法,他根據研究指出,對兩歲大夭折嬰兒的解剖發現,很少被碰觸與陪伴遊戲的嬰兒,其大腦比常被碰觸與陪伴遊戲的嬰兒小20%。對保溫箱中早產兒給予連續十天每天三次每次15分鐘按摩,相對於不給按摩的早產兒,能增加47%的體重﹑早六天出院,且每位早產兒能因此節省一萬美元的醫療費用(Field等人,1986)。一年後Field, Scafidi和Schanberg(1987)等人再比較接受與未接受按摩的嬰兒,發現前者體重增加速度持續快於後者,且於新生兒行為評估量表中的動作與心智兩項分量表得分皆高於後者12-15分。因此Field(1998b)估計,若全美47萬早產兒均能接受按摩,每年將可節省47億美元醫療費用,換言之,按摩雖屬於補充療法但仍受到主流醫療的重視。Wheeden 等人(1993)讓暴露於古柯鹼環境下的嬰兒接受每天三次每次15分鐘的按摩連續十天後,接受按摩的嬰兒相對於未接受按摩的嬰兒,每日體重增加速度更快,於嬰兒行為表現量表的表現更好;Field等人 (1996)研究1-3個月大的正常嬰兒接受六週的12-15分鐘按摩後,比未接受者之警醒時間更長﹑哭泣較少及壓力較低,且比較接受按摩的正常嬰兒與接受搖晃安撫的嬰兒,發現前者的睡眠時間更長,顯示幫助嬰兒入睡上,按摩的效果比搖晃好;Field(1998c)的長期研究顯示,接受按摩的嬰兒體重增加較快,社會能力較佳,與父母的互動較多。

二﹑促進新生兒親子關係,提高新生兒父親照顧意願:英、美、德、瑞典的科學家以研究證明撫觸式按摩能透過人體的C神經對被照顧者產生效用,他們利用觸覺刺激器在二十名受試者的前臂皮膚上以不同速度進行實驗,並記錄他們何時產生C神經纖維的愉悅訊號。研究發現,令受試者感到愉悅的撫觸速度與母親安撫嬰兒的速度相同,也與愛侶間愛撫的速度無異,並表示維持親子或伴侶關係的觸覺是一種演化機制,說明了伴侶之間肢體接觸的重要性,溫柔的撫觸能藉由愉悅的反饋機制,來延續彼此的親密關係(Löken, Wessberg, Morriso, McGlone & Olausson, 2009 ),Caulfield (2000)進一步指出,按摩的效用不僅發生於被按摩的嬰兒,對照顧者也有幫助,為照顧者帶來與嬰兒的親密感受,Scafidi和Field (1996)的研究也發現經過按摩訓練的父母在為嬰兒按摩後,會覺得焦慮程度降低。在台灣,劉凱萍﹑林雅芳與楊明磊(2010)以親密按摩促進0-1歲新生兒與父母的親近關係研究結果顯示,50%的新生兒父母在接受親密按摩課程後,感到對嬰兒的撫育信心增加,且100%同意能促進其親子關係,一週後的追蹤發現。在生理上,50%的嬰兒腹脹獲得改善,25%的嬰兒排便困難獲得改善,100%的父母與嬰兒互動時間增加,且75%覺得互動更好且與嬰兒更為親近,

三﹑改變幼兒氣質與促進睡眠:陳雪雲(2010)以幼稚園兒童為對象施予親密按摩,發現十分鐘內即可產生顯著促睡效果。鄧雅云、陳慧伶及楊明磊(2006)也發現對幼兒施行親密按摩後,由躺下到睡著的入睡時間共減少22.01分鐘。以及教師於親密按摩前後測幼兒氣質量表之堅持度顯著增加。

四﹑改善自閉兒行為:Field等人 (1997)對自閉兒進行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按摩治療後,自閉兒的厭惡接觸的反應減少,自閉行為如聽音指向行為與刻板行為皆減少,且教室中之社交行為與適當行為皆增加(觀察者評量)。。Escalona等人(2001)將20位3-6歲自閉兒隨機分派至按摩組與閱讀注意力控制組,由受過訓練的父母於每晚睡前進行15分鐘的按摩(實驗組)或閱讀活動(對照組),連續一個月,結果顯示按摩組在學校遊戲活動中出現較少刻板行為,較多適當行為與社交行為(觀察者評量),在家中的睡眠問題減少(父母評量)。

五﹑減少青少年暴力行為:按摩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也有良好效果,在某些向度方面甚至比傳統治療方法還好。Field等人 (1992)對52位精神科住院行為不良青少年(有些是憂鬱症)進行連續五天每次30分鐘背部按摩治療,結果顯示相對於控制組(觀看放鬆錄影帶),按摩治療組青少年之焦慮與憂鬱降低,按摩後唾液可體松水準降低,實驗期間睡眠時間較長,夢遊現象減少,且護士評量其實驗後期之攻擊行為減少及合作行為增加。Field(2002)將20位平均11.4歲之暴力兒童與青少年隨機分派至按摩治療與放鬆治療團體,接受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連續五週實驗階段,結果發現按摩組青少年之焦慮與可體松,多巴胺水準下降,且情緒有所改善,實驗結束時按摩組青少年呈現較多同理心與較少對他人與物品的攻擊(父母評量),放鬆治療團體青少年則無進步。Field認為是因為按摩治療能提升血清素(serotonin),進而抑制多巴胺並減低攻擊行為,且由於按摩可使前腦EEG反應正常化以降低衝動,亦因此減少暴力行為。從心理角度看則是因為暴力與行為不良青少年往往缺乏親密的身體接觸,而按摩治療提供了一種親近且舒適的身體經驗,從而軟化了暴力少年的內心,進而使其EEG反應正常化與生化物質有所改變。Diego等人(2002)將17名有攻擊性的青少年隨機分為兩組接受按摩治療或放鬆治療(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連續五週),結果發現按摩組於第一及最後一次按摩後焦慮降低,研究結束時其敵意(自評)與攻擊行為減少(父母評量),放鬆治療組則無顯著差異。

六﹑改善過動兒問題及飲食問題:Field等人(1998)將28名ADHD(即一般所說的過動)男性青少年隨機分為按摩治療或放鬆治療(頸肩背肌肉放鬆)兩組連續十個上學天,結果發現按摩治療組自評快樂程度提高,觀察者評量其坐不住現象減少。兩週後追蹤發現,其教師評量認為按摩組花較多時間寫作業,教室中的過動行為減少。Field等人(1998)將24名食慾旺盛的女性青少年隨機分派至兩組,接受每週兩天連續五週的按摩治療或標準療程(每週30-40次團體治療,包括小團體,個別,家族與社區治療,口語及非口語治療活動),結果發現按摩組顯示立即的焦慮與憂鬱現象降低(自評與觀察者評量),且在治療最後一天顯示較少憂鬱分數,較低可體松水準,較高多巴胺,並在幾項生心理評量上均有較佳的改善。

七﹑改善乳房切除者/截肢者身體自我概念:由於傳統對乳房切除後婦女的期望是要他們把此事當成秘密,在外型上修飾以掩飾此事,但按摩能讓他們用原本的身體坦然面對別人(按摩師),與他人談論自己的身體,也因此平安面對自己,並修正對自身的身體自我形象(Bredin,1999)。

八﹑穩定病人情緒:按摩對降低焦慮特別有效。 Ferrel-Torry和Glick(1993)發現能有效降低男性癌症病人的疼痛感及幫助睡眠;Corley等人(1995)的住院病人中83%在按摩後感到,67%感到平靜,58%感到放鬆;張凌華(1999)對開心手術已拔管的病患施予按摩次數為一次10分鐘的背部按摩方案後,個案焦慮程度趨向正常,尤其病患的舒適、鎮靜及滿足的心理感受改善最為顯著;隨後陳維玲(2003)也發現按摩能減緩心臟衰竭病患之焦慮;王瑞琴(2003)則發現按摩能減緩對呼吸器依賴患者的焦慮。

九﹑增進老人照護品質:Ward﹑Duquin和Streetman(1998)設計了一套課程以改善照顧專業者(平均約24歲)對照顧年長者(60歲以上)的態度,經由量表與照顧日誌的整理發現,按摩是有效的教育元素,它讓專業照顧學習者更容易接受與他人碰觸,更容易瞭解如何接近與照顧長者,對老人有更多的同理心,同時學習者自身亦從按摩中得到收穫,更容易有照顧的成就感,增進與被照顧者的親近,對於身體碰觸緊張的釋放,更敏感於自身的情緒與被照顧者的身心狀態等。台灣學者楊明磊(2004)所發展的「親密按摩」經研究發現可立即減輕照護機構老人的憂鬱及焦慮程度(許芃麗﹑楊明磊,2010)。

結論

現代社會人們的心理困擾日漸增多,但心理治療並不好學,既使專業人士也需經過長久訓練,然而按摩卻極為簡單好學,其效果有時甚至高於傳統心理治療技術,以筆者在全台帶領上百場親密按摩的經驗,僅需六小時即可充分掌握按摩促進情緒穩定的要領,因此日常生活中若能學習一些針對心理情緒的按摩技巧,實在是助人助己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