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磊(2005.3.12)按摩對人之生理與心理影響。發表於銘傳大學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在台灣,按摩往往被歸類於處理跌打損傷的民俗療法,或與SPA及精油美容結合的時尚活動,殊少得到認真的注視,其實按摩的功效、應用範圍及可能機轉在近十數年來已有相當廣泛的發展與研究,本文意圖小幅整理近年來按摩在心理學方面的實證研究結果,期望按摩獲得更合理的重視。

按摩的基本概念

按摩始於接觸(touch),touch一字源於拉丁語「tocchare」,類似to-share,為將兩個以上分離之個體表面連結(Ujhely,1979),是人體最早有功能的感覺,胎兒大約在懷孕第八週即對接觸有反應,尤其嘴唇四周(Heller,1997),至懷孕十四週時,大部分身體表面皆對接觸有反應(Gottfried,1990)。生物對接觸不僅有反應,其發展亦會受接觸的影響,且已獲得相關基因基礎的研究結果(Schanberg,1995),在動物實驗中,短暫剝奪老鼠的親子接觸即可壓抑初生老鼠的生理與神經系統發展(Kuhn & Schanberg,1998),減緩名叫ornithine decarboxylase的生長激素之分泌,導致如心臟﹑肝臟與大腦發展遲緩(Bartolome, Wang, Schanberg & Bartolome,1999),此種接觸剝奪的影響可逆轉且可模擬,例如Schanberg(1995)發現將沾濕的刷子碰觸原先被剝奪接觸的幼鼠嘴唇來模擬母鼠舔幼鼠後,生長激素會恢復到原本未被剝奪的水準。在人類身上,Honig(2002)認為按摩是促進嬰兒大腦發育的一種有效照顧方法,他根據研究指出,對兩歲大夭折嬰兒的解剖發現,很少被碰觸與陪伴遊戲的嬰兒,其大腦比常被碰觸與陪伴遊戲的嬰兒小20%。由此可知接觸的重要。

接觸的要素共有六種(Weiss,1979),包括:(1)接觸的持續時間(duration);(2)接觸的部位(location);(3)接觸的手法(action);(4)接觸的力道(intensity);(5)接觸的頻率(frequency)以及(6)被接觸的感受(sensation)。六種要素不同程度的組合可以帶來各種不同的心理與生理感受,也影響照顧者的辛勞程度,如接觸的手法以手指「按」「摩」為主的活動通常會比以手掌「推」「拿」的活動更費力;人體正面肩部以下至膝部間的接觸部位,相對於背部或四肢肘至手與膝至足的接觸部位,更容易引起被照顧者的不悅與敏感;接觸頻率就一般經驗是照顧者每1-2.5秒左右給予一次穩定且持續的接觸,會讓被照顧者最感到舒適(Weiss,1979)。

按摩可說是將接觸活動予以更為系統化與系列化的設計,將接觸的不同要素加以組合即成為按摩的手法,常見的按摩手法有撫(effleurage)﹑摩(friction)﹑揉(kneading)﹑震(vibration)﹑敲(percussion)及壓(compression)等六種(Turchaninov,2000),中式按摩常見的則為按﹑摩﹑推﹑拿等四大類。

按摩的歷史發展

按摩不論在中國或歐美都是源遠流長。依照李光樑、陳學忠(2001)及其他學者的整理,中國式的按摩傳說始自上古良醫俞跗[1],《素問.異法方宜論》則認為按摩在春秋時期發源於河南洛陽一帶。西漢已有按摩的相關文獻,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蹺引,案杭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其中「蹺」為按摩法,「杭」指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另漢代《黃帝內經》全書36162篇中論及按摩推拿的《素問》有九篇、《靈樞》有五篇,而論及針灸、熱敷、導引等方法則更多;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黃帝歧伯按摩十卷》(已佚)更是一部按摩專書,書中認為按摩可治療痺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養生方》記有腳底按摩的方法;帛畫《導引圖》中則繪有「背」、「撫胸」、「授腰」等姿勢,華陀也寫了《足心道》介紹按摩腳部治病,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2]中亦有關於「膏摩」的記載;東晉葛洪《抱朴子》中有「自摩」治療頭痛、腹痛的記載,《隋書百官志》中,隋代太醫院有按摩專科,並設按摩博士二人。而隋代太醫院名醫曹元方等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也提到自我按摩的療病法。唐朝按摩更為盛行,西元581-682年唐代孫恩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倡按摩導引預防諸病,舊唐書《職官志》中有按摩師的名稱。新唐書《百官志》中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的設置。而《唐六典》中的記載更為規模龐大,太醫署設有按摩博士﹑按摩師﹑按摩工56人,按摩生115人,從事按摩術的醫生比藥局和針灸人數還多,可見按摩在當時醫學界中的重要地位。按摩治療內容也逐漸擴大,《唐六典》書中記載按摩可以除「風、寒、暑、濕、飢、飽、勞、逸」八疾,《肘後備急方‧救卒中惡方》[3]亦指出按摩可用來急救,當時上至王侯,下至庶民都普遍運用按摩方法來治病。宋元時期,按摩術運用於產科催生,宋代醫生龐安時曾以按摩為民家難產孕婦平安生下一子。按摩之機轉,相關醫書多以「溼通閉塞」解釋,直至《儒門事親》[4]一書,才提出按摩具有“解表發汗”的作用。明朝時,按摩[5]被視為中國醫學十三科的一種,按摩術在明清時代也普遍用於小兒科的治療,不少小兒按摩專著問世,如《小兒按摩經》[6]、《小兒推拿方脈論嬰秘旨全書[7]﹑《小兒推拿秘訣》[8]、《小兒推拿輯要》[9]等,其中《小兒按摩經》是現存中國最早的按摩推拿專書。在清代,《醫宗金鑒》[10]又對按摩推拿治療傷科疾病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成為中醫學中主要療法之一。清代其他如《格致叢書》、《壽養叢書》、《醫學匯涵》、《尊生祕旨》、《保生祕要》、《夷門廣牘、《遵生八雙》、《壽世青編》、《內功圖說》、《頤身集》中,也都介紹了不少關於按摩的操作方法與功效。

在歐美,按摩術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產物,早在紀元前五世紀,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首先描述按摩在治療上的重要性,認為摩擦(rubbing)或按摩是「健康的齒輪」(wheel of health essentials),是一種治療性處置(therapeutic intervention)(Ellis, Hill, & Campbell, 1995),他後來甚至將醫療直接定義為「按摩的藝術」(the art of rubbing) (Field, 1998a)。紀元前一世紀,羅馬的Aulus Cornelius CelsusGolenos皆曾著書討論按摩與運動在預防和治療上的功效(Domenico & Wood, 1997)。古希臘羅馬時代之競技運動場上,已有一種稱為「運動按摩術」(Athletic Massage或Sports Massage)的方法被普遍地作為賽前提昇運動能力及賽後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之用。西元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裡,許多國家都給予其運動選手運動按摩之服務(黃新作,2004)此外羅馬人亦已於洗澡後以植物精油進行按摩。十六世紀後期,法國現代手術創端的Ambroise Brae重新對按摩技術及效用予以正面評價,引起歐洲醫界的注意,視為醫學臨床技術的一種。十八世紀按摩風行於歐洲,整個歐洲受到瑞典醫師— Per Hendrik Ling 1776-1839)的影響,其所提出的瑞典式按摩(Swedish massage)強調醫療健身,運用生理學的知識,發展出合併按摩與身體應用的治療系統,將按摩分為:虛性動作、健身動作、力量控制、醫療摩擦、振動頻率和規則性巡迴(蔡麗玲,1999Trevelyan,1993)。至十九世紀末,按摩已廣範使用在醫學治療中。1930年代丹麥的按摩治療師Dr.Emil Vodder 和妻子Estrid發展出手動淋巴引流按摩(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由緩慢、細緻、重複的動作組成輕柔而有力的技巧,經由輕柔的撫觸、移動皮膚,能刺激淋巴系統和改善阻塞狀況,從自我治療小腫脹到專業治療慢性水腫,均可應用其技巧。倫敦的Royal Marsden醫院在1997年研究發現:手動淋巴引流按摩能減輕腫脹,改善疼痛和疲倦等症狀,並促進情緒的健康林瑞瑛譯,2004)。目前美國較常見的按摩包括瑞典式按摩﹑運動按摩﹑穴道指壓(acupressure),反射區按摩(reflexology),羅夫式按摩(Rolfing,很痛的按摩,透過伸展締結組織釋放乳酸,對因姿勢不良造成的疼痛特別有效) TRAGER按摩(1940年代由醫學博士Milton Trager所創,以溫和的接觸與動作釋放身體緊張)及反射點按摩(trigger-point類似穴道指壓,但是以解剖學而非經脈為依據)等(Epstein,1997)。

按摩的經濟與醫療價值

對歐美而言,按摩往往被歸類於另類療法(alternative therapy)或補充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y),美國約有一萬人使用補充療法(含按摩﹑瑜珈﹑草藥)幫助病患,其經濟效益為每年150億美金,在英國則達一兆英鎊(馬素華,1997)。從1970年代起,約2千萬美國人接受過按摩治療,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另類醫療辦公室(the 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也統計,美國每年有五萬個按摩治療師提供了七千五百萬次按摩,且逐年增加中(Epstein,1997)。

按摩的產值並非僅是流行時尚的結果,還有實際功效,Field, Schanberg, Scafidi, Bauer, Vega-Lahr, Garcia, Nystrom和Kuhn(1986)等人發現,對保溫箱中早產兒給予連續十天每天三次每次15分鐘按摩,相對於不給按摩的早產兒,能增加47%的體重﹑早六天出院,且每位早產兒能因此節省一萬美元的醫療費用。一年後Field, Scafidi和Schanberg(1987)等人再比較接受與未接受按摩的嬰兒,發現前者體重增加速度持續快於後者,且於新生兒行為評估量表(Neonatal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 NBAS)中的動作與心智兩項分量表得分皆高於後者12-15分。因此Field(1998b)估計,若全美47萬早產兒均能接受按摩,每年將可節省47億美元醫療費用,換言之,按摩雖屬於補充療法但仍受到主流醫療的重視。

Epstein(1997)認為除了節省醫療費用,按摩之效用亦包括壓力抒解﹑疼痛控制,改善憂鬱及血液循環,故常與主流醫療合作運用。例如紐約市的哥倫比亞長老教會醫學中心會在手術前與後皆送病人接受按摩治療,其醫療照護中心中有十一個部門包括心臟外科,腫瘤科及精神科皆會將病人轉介至按摩治療,目前全美至少有一百家醫院會為病人及員工提供按摩治療,以減輕當事人之生理或情緒上的痛苦。

按摩的生理療效

美國邁阿密大學接觸治療中心(Touch Research Institute ,TRI) 累計自1980年以來研究成果發現,按摩對於多種疾病皆有功效,包括氣喘(asthma)﹑囊胞性纖維症(cystic fibrosis)﹑纖維性肌炎(fibromyalgia)﹑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背部疼痛(back pain)﹑免疫不足症(immune deficiency disorders)﹑動脈硬化症(atherosclerosis)﹑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糖尿病(diabetes)﹑癌症﹑高血壓﹑脊椎傷害﹑皮膚病﹑上癮及腕管綜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等(Epstein,1997)。

在細部的生理效果研究上,已發現按摩對皮膚溫度﹑肌電活動﹑心跳速率﹑血壓﹑血氧濃度﹑疼痛控制﹑促進睡眠﹑穩定呼吸頻率﹑減緩呼吸困難及減輕便秘與腹脹症狀等皆有臨床成效。例如Corley﹑Ferriter﹑Zeh和Gifford(1995)等人將19位住院病人分為每日接受六分鐘背部按摩的實驗組,及僅給予安靜休息的控制組,結果發現背部按摩可導致皮膚溫度與肌電活動上升,血壓部分有性別差異,男性收縮壓下降,女性收縮壓上升。Ferreltorry和Glick(1993)對九位男性癌症病人施予連續兩天每天三十分鐘的按摩,發現能有效降低疼痛感及幫助睡眠,亦能降低呼吸及血壓。國內馬素華(1997)對31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施予穴位按摩後發現能有效減輕呼吸困難;歐陽慧(2001)對34位激躁性腸胃病患施予穴位按摩後發現對腹部疼痛不適﹑便秘及腹脹症狀有顯著性改善效果;黃惠滿(2002)對30位早產兒於抽痰後提供撫觸發現可改善心跳速率及血氧濃度。陳維玲(2003)應用背部按摩於心臟衰竭病患,發現對血壓﹑心跳﹑呼吸及血氧濃度達顯著成效。王瑞琴(2003)發現按摩對呼吸器依賴患者呼吸﹑心跳之減緩達顯著效果等等。

按摩的心理影響與心理治療效用

就心理層面而言,按摩的幫助益亦頗大。就一般的情緒來說,按摩對降低焦慮特別有效。 Ferreltorry和Glick(1993)發現能有效降低男性癌症病人的疼痛感及幫助睡眠;Corley等人(1995)的住院病人中83%在按摩後感到,67%感到平靜,58%感到放鬆;張凌華1999)對開心手術已拔管的病患施予按摩次數為一次10分鐘的背部按摩方案,於按摩前五分鐘、按摩前、後立即、按摩後三分鐘、五分鐘,分別測量心跳、血壓、呼吸速率的數值,且於按摩前、後立刻給予個案填寫情境焦慮量表測量其焦慮感受之變化,結果除發現心跳次數、呼吸次數及收縮壓改變量皆達到統計差異外,個案焦慮程度趨向正常,尤其病患的舒適、鎮靜及滿足的心理感受改善最為顯著;隨後陳維玲(2003)也發現按摩能減緩心臟衰竭病患之焦慮;王瑞琴(2003)則發現按摩能減緩對呼吸器依賴患者的焦慮。

不僅如此,按摩在心理治療上亦有良好成效,包括減少攻擊行為﹑增加合作行為等,例如Field﹑Morrow﹑Valdeon﹑Larson﹑Kuhn和Schan-berg(1992)等人對52位精神科住院行為不良青少年(有些是憂鬱症)進行連續五天每次30分鐘背部按摩治療,結果顯示相對於控制組(觀看放鬆錄影帶),按摩治療組青少年之焦慮與憂鬱降低,按摩後唾液可體松水準(saliva cortisol level)降低,實驗期間睡眠時間較長,夢遊現象減少,且護士評量其實驗後期之攻擊行為減少及合作行為增加;Epstein(1997)引述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Robert Sapolsky的觀點認為,按摩能促進放鬆與減緩焦慮的機轉為:原本因為壓力而使大腦傳送訊號至肌肉使肌肉緊張,按摩使肌肉放鬆,並將此放鬆訊息回傳至大腦,而使大腦停止繼續傳送至肌肉緊張的訊號。

按摩對嬰兒的影響亦是很明顯的,不論正常或問題嬰兒都是。Wheeden, Scafidi, Field, Ironson, Valdeon和Bandstra(1993)等人讓暴露於古柯鹼環境下的嬰兒接受每天三次每次15分鐘的按摩連續十天後,接受按摩的嬰兒相對於未接受按摩的嬰兒,每日體重增加速度更快,於NBAS量表的表現更好,Scafidi, Field, Wheeden, Schanberg, Kuhn, Symanski, Zimmerman和 Bandstra(1996)等人認為這是迷走神經(vagus)活動量增加促進食物吸收,導致體重上升的結果;Field, Grizzle, Scafidi, Abram, & Richardson(1996)研究1-3個月大的正常嬰兒接受六週的12-15分鐘按摩後,比未接受者之警醒時間更長﹑哭泣較少及壓力較低,且比較接受按摩的正常嬰兒與接受搖晃安撫的嬰兒,發現前者的睡眠時間更長,顯示幫助嬰兒入睡上,按摩的效果比搖晃好;Field(1998c)的長期研究顯示,接受按摩的嬰兒體重增加較快,社會能力較佳,與父母的互動較多。Caulfield (2000)進一步指出,按摩的效用不僅發生於被按摩的嬰兒,對照顧者也有幫助,為照顧者帶來與嬰兒的親密感受,Scafidi和Field (1996)的研究也發現經過按摩訓練的父母在為嬰兒按摩後,會覺得焦慮程度降低。

按摩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也有良好效果,在某些向度方面甚至比傳統治療方法還好。Field等人 (1992)研究發現按摩治療可減低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患的焦慮及活動量,有較多的有組織的睡眠,較少的壓力荷爾蒙水準(可體松及正腎上腺素);Field﹑Lasko﹑Mundy﹑Henteleff﹑Kabot﹑Talpins和Dowling(1997)等人則以自閉兒為對象,進行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按摩治療後,自閉兒的厭惡接觸的反應減少,自閉行為如聽音指向行為與刻板行為皆減少,且教室中之社交行為與適當行為皆增加(觀察者評量)。由於注意力與迷走神經反應有關(Porges,1997),Field1998d認為可能是按摩能促進了迷走神經活動,因而提高了自閉兒的注意力。Escalona﹑Field﹑Singer-Strunk﹑Cullen和Hartshorn(2001)等人亦以自閉兒為對象,將20位3-6歲自閉兒隨機分派至按摩組與閱讀注意力控制組,由受過訓練的父母於每晚睡前進行15分鐘的按摩(實驗組)或閱讀活動(對照組),連續一個月,結果顯示按摩組在學校遊戲活動中出現較少刻板行為,較多適當行為與社交行為(觀察者評量),在家中的睡眠問題減少(父母評量)。

按摩應用於青少年身上,Field(2002)將20位平均11.4歲之暴力兒童與青少年隨機分派至按摩治療與放鬆治療團體,接受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連續五週實驗階段,結果發現按摩組青少年之焦慮與可體松,多巴胺水準下降,且情緒有所改善,實驗結束時按摩組青少年呈現較多同理心與較少對他人與物品的攻擊(父母評量),放鬆治療團體青少年則無進步。此研究之研究者認為從生理角度看是因為按摩治療能提升血清素(serotonin),進而抑制多巴胺並減低攻擊行為,且由於按摩可使前腦EEG(electroencephalogram,腦電圖)反應正常化以降低衝動,亦因此減少暴力行為。從心理角度看則是因為暴力與行為不良青少年往往缺乏親密的身體接觸,而按摩治療提供了一種親近且舒適的身體經驗,從而軟化了暴力少年的內心,進而使其EEG反應正常化與生化物質有所改變。Field﹑Quintino﹑Hernandez-Reif和Koslovsky(1998)等人將28名患有注意力失調過動疾患(ADHD)的男性青少年(平均14.6歲)隨機分為兩組接受按摩治療(每天放學後15分鐘的頸肩背按摩)或放鬆治療(頸肩背肌肉放鬆)連續十個上學天,結果發現按摩治療組自評快樂程度提高,觀察者評量其坐不住現象減少。兩週後追蹤發現,其教師評量認為按摩組花較多時間寫作業,教室中的過動行為減少,此研究之研究者認為可能是按摩提高了血清素濃度的原因。Field﹑Schanberg﹑Kuhn﹑Field﹑Fierro﹑Henteleff﹑Mueller﹑Yando, R﹑Shaw和Burman(1998)等人將24名食慾旺盛的女性青少年隨機分派至兩組,接受每週兩天連續五週的按摩治療或標準療程(每週30-40次團體治療,包括小團體,個別,家族與社區治療,口語及非口語治療活動),結果發現按摩組顯示立即的焦慮與憂鬱現象降低(自評與觀察者評量),且在治療最後一天顯示較少憂鬱分數,較低可體松水準,較高多巴胺,並在幾項生心理評量上均有較佳的改善。Diego﹑Field﹑Hernander-Relf﹑Shaw﹑Rothe﹑Castellanos和Mesner(2002)等人將17名有攻擊性的青少年隨機分為兩組接受按摩治療或放鬆治療(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連續五週),結果發現按摩組於第一及最後一次按摩後焦慮降低,研究結束時其敵意(自評)與攻擊行為減少(父母評量),放鬆治療組則無顯著差異。

按摩不僅對被照顧者有效,亦對照顧者有影響,並可促進照顧者的同理心能力。如前述,Caulfield (2000)指出在為嬰兒提供按摩時,不僅嬰兒反應更好,照顧者也會感到與嬰兒更加親密;Scafidi和Field (1996)的研究則發現經過按摩訓練的父母在為嬰兒按摩後,會覺得焦慮程度降低。Ward﹑Duquin和Streetman(1998)設計了一套課程以改善照顧專業學習者(平均約24歲)對照顧年長者(60歲以上)的態度,經由量表與照顧日誌的整理發現,按摩是有效的教育元素,它讓專業照顧學習者更容易接受與他人碰觸,更容易瞭解如何接近與照顧長者,對老人有更多的同理心,同時學習者自身亦從按摩中得到收穫,更容易有照顧的成就感,增進與被照顧者的親近,對於身體碰觸緊張的釋放,更敏感於自身的情緒與被照顧者的身心狀態等。

在成人身上也發現按摩能促進按摩者與被按摩者的親近關係(楊明磊,2004),亦能改善乳房切除患者的身體自我形象;由於傳統對乳房切除後婦女的期望是要他們把此事當成秘密,在外型上修飾以掩飾此事,但按摩能讓他們用原本的身體坦然面對別人(按摩師),與他人談論自己的身體,也因此平安面對自己,並修正對自身的身體自我形象(Bredin,1999)。

結論

林林總總的研究成果已清楚顯示,按摩絕非僅是流行時尚的一時熱衷,其成效亦非僅屬個人主觀經驗,而是在經濟產值﹑主體感受﹑客觀儀器與第三者評量上皆有明確顯著的效果,且其影響涵蓋從初生嬰兒到老年人,從正常人到患有生理疾病與心理困擾者,可說具有全方位的影響,尤其按摩之操作成本甚低,學習亦不困難,實值得人們更多的重視與肯定。

不過上述研究亦有值得反省之處,首先,多數研究結果為前後測差異比較,較缺乏歷程性的紀錄與比較,使得心理層面的探索不夠深入,未來也許值得加入質性資料,使按摩對心理影響的瞭解能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其次,對於按摩效果的機轉偏向神經與生化物質等生理層面的解釋,缺少心理機轉的討論,似乎狹隘地將按摩影響純粹歸於生理作用,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過往太從心理角度解釋,使按摩的效果被誤解為只是安慰劑,但在目前已累積如此多生理研究成果後,或許可重新回頭仔細探究按摩於心理層面的意義與影響歷程;第三﹑前述研究中的心理層面多為焦慮,憂鬱等較簡單層次的情緒,對於情緒的細膩感覺較少探究,未來亦值得探索按摩對細膩情感的影響;第四,對操作按摩者的研究較少,對按摩者與被按摩者的互動研究也不夠,意味著未來可繼續對此方面進行研究;最後,前述研究中的按摩,於嬰兒身上多為輕力的撫觸,於成人身上則為重力按摩,未來似可討論以撫觸式的輕力按摩施做於成人身上之成效,至少以楊明磊(2004)的經驗來看,強調省力的親密按摩雖然因為目的不在治病,且研究對象為健康成人而未檢驗其對疾病的影響,但心理指標各項滿意度皆達100%之結果顯示輕力按摩的效果也值得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略

 



[1]為黃帝之臣,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其名常和歧伯並陳,俞即癒,跗為腳背,俞跗可說是以腳底按摩治療有成之人,上古時常以職業作為人的名字,按摩能成職業,顯示其發展已頗有歷史

[2]《金匱要略》,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書

[3]西元265-341年東晉葛洪著有《金匱藥方》又名《玉函方》,共一百卷。後來為了攜帶方便,摘編為《肘後救卒方》三卷。此書後來經陶宏景增補成《肘後百一方》,楊用道又增補一次,名為《附廣肘後備急方》,簡稱《肘後備急方》

[4]儒門事親是金張子和 (張從正,西元1151-1131) 先生所著,紀錄的是病例。張先生是金元四大家裏的攻下派,所用的方子為「汗、吐、下」三法,故稱之為攻下派。他的方法是很獨特,在治療當中有時用心理治療法,曾經有一個人發怒而得病,於是就請了幾個戲子表演,結果看了就大笑,這個病情就好了…

[5]明朝太醫院曾將按摩改稱為推拿,但現今大眾仍將按摩與推拿視為相似而不全然相同的兩種手法

[6]為西元1601年(明萬曆29年)楊繼洲(濟時)所著《針灸大成》十卷中的最後一卷。《針灸大成》有針灸理論、治療和經絡俞穴等,對於明代以前的針灸學的主要成就作了初步總結。

[7]西元1604年(明萬歷32年)龔雲林著

[8]西元1605年(明萬曆33年)周于蕃著

[9]西元1843年(清道光23年)周松齡著

[10]清代政府編撰一套大型中醫書籍【醫宗金鑒】,因為是要皇帝審核用於皇室,所以取材嚴謹,可說是把當代水平集中的發揮到極致。直到現在台灣的中醫考試仍然沿用此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sir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